单纯拼配置比跑分、基于原生安卓简单修改、换个启动器就上市发售的原始做法注定会被市场所抛弃,而基于软硬件融合产生的个性化使用体验逐渐成为消费者争相追逐的新宠,甚至比硬件配置本身更为重要。
经过前几年的快速迭代升级,如今走在前列的国

十分考验各家对于用户体验的理解。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国产定制UI凭借强烈的个性,试图在拥挤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如何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大而全”,也是他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里,各家手机厂商都用自己的最新版定制UI,对以上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答。
借着脚本之家本期年度横评,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今的主流国产安卓定制UI用起来到底怎么样?
它们之间又有哪些异同点?
同时,也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未来选购手机提供一定的参考。
以上表格呈现内容有限,接下来,我们再来单独看看每款安卓定制UI在2015年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国产ui统计•MIUIMIUI首个内测版发布于2010年8月16日,开放式的bug以及需求管理、让用户参与并影响MIUI的开发过程、每周保持升级更新是其最大特色,这种模式也让MIUI最早具备了较高的功能细节完善度和易用度。
不过,随着其他国产定制UI纷纷效仿该方式,MIUI曾经的领先优势不再那么明显,如何实现自我革新和突破是其面临的最大问题。
2015年8月13日,小米正式发布了最新的MIUI 7,但整体界面交互设计仍然与MIUI 6保持一致,只是添加了男生版、女生版、轻奢版以及女神版四款全局主题,被不少网友调戏为“只是换了个主题的MIUI 6”、“MIUI 7不过是一次例行周更而已”。
功能上,MIUI 7新增巨无霸大字体、宝宝相册、宠物相册、儿童模式、动态来电秀、小米漫游,支持通过MUSE简易主题编辑工具为MIUI制作主题。
性能方面,MIUI 7对对齐唤醒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号称可以提速30%、续航延长25%,但实际效果并没有这么显著。
•Flyme魅族最早做定制UI可以追溯到2009年的M8时代,不过内核是基于Windows CE 6.0,真正基于安卓内核的Flyme确立已经是2012年中旬的事情了。
拿到阿里投资后的魅族,新机数量极速增加,但Flyme软件的开发并未跟上节奏,特别是Flyme 4.0时代,卡顿问题极其突出,一片差评,也被网友戏谑为“bugme”,这种情况直到Flyme 4.5才有所扭转。
2015年9月23日,魅族在PRO 5的发布会上正式公布Flyme 5.0,在界面交互设计上有了较大的调整,原有的侘寂美学被更加鲜艳明亮的色彩所取代,同时加入更多动画效果,桌面图标排列也从此前的四行增加到五行;二级页面内的底部分类导航改为顶部导航,彻底告别此前的侧边栏和smartbar设计;短信功能加入可视化菜单;多任务管理也回到了安卓常见的卡片式风格;新增全局通知和分屏模式;接入更多音视频和资讯资源;手机管家加入“应用洗白”和“一键挂失”;新增用户中心;拍照支持声控拍照、慢动作视频录制以及GIF动图拍摄。
可以说,从Flyme 5.0开始,魅族在软件上也彻底告别了“小众”。
•EMUI从EMUI 3.0时代起,华为在定制UI上才算是相对成熟,做出了自家的独特风格。
此后的EMUI随着华为新机的发布,逐渐在特色功能上进行发力和细化,新增情景智能、大导演、单手模式、流光快门、魅我、语音唤醒、指关节截屏等功能。